close

  在學習郭起森等人的座談會上,昌江縣總工會的職工們都低頭哭泣了(南海網記者劉麗萍攝)
  郭起森(右一)生前在2010年法律宣傳中的工作照(昌江縣總工會供圖)
  微風拂過,如泣如訴。墓碑矗立,精神永恆。
  幾天前超強颱風肆虐的場景已經遠去,昌江的街頭小巷也恢復了往昔的平靜,可隱約中,悲痛凝重的氛圍依舊籠罩著這座山城。
  就在7月18日晚,海南省昌江縣總工會法律保障部長郭起森和同事林維勇在抗風救災的途中,不幸被山洪捲走……
  22日、23日,在兩位英雄因公殉職後的第四天,南海網記者來到昌江縣石碌鎮追尋郭起森的足跡,聽老百姓含淚講述他的故事,“他是所有人學習的榜樣,教會了我們‘天地之間有桿秤,秤砣就是老百姓’這個朴素的哲理。”郭起森的同事不止一次哭訴道。
  同事學習的“榜樣”
  愛崗敬業苦活累活都沖前鋒
  今年60歲的李仁堅是幸運的,他是那場生死浩劫的唯一幸存者,手臂上那一道道清晰可見的血痕就是那晚被荊棘劃破的。可這次颱風留給他的不止是傷疤,還有兩個殉難同事的悲慟記憶。
  那一瞬間,李仁堅今生難忘……
  22日下午,在昌江縣總工會召開的座談會上,談起殉職幹部郭起森,李仁堅聲淚俱下,幾度哽咽的說不出話來。
  他講述,那時候颱風已經登陸,為了讓白石村的受災群眾能夠喝上乾凈的水、用上必要的生活用品,晚上10點多,他們三人駕車回單位拉物資,一路上大風大雨,能見度不到三米,郭部長卻說‘大伙都在等我們,今晚一定要把物資送過去’。
  就因為這份對老百姓的牽掛,卻不料會演變成一場悲劇,郭起森、林維勇在前去送物資的途中雙雙殉職,在洪水的喧囂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郭部長走了這麼多天,可他的身影還老是在我眼前晃動。”經濟宣教部部長司建雲是一位大學生,幾年前從山西考到海南昌江縣。司建雲談到,她跟郭起森在同一辦公室工作,他工作兢兢業業每個人都看在眼裡,最重要的是他對新人的照顧和鼓舞。
  司建雲剛到昌江的時候,沒有地方住宿,郭起森得知她的情況後,第一時間把單位宿舍騰出來,免費給新同事入住,而他自己卻和妻子、父母、孩子住在80年代建的破舊瓦房裡。
  司建雲過意不去堅決要付租金,郭不好推托每月只收300元,相當於水電費,明眼人都這房子的市場價租金至少要800元。同事挖苦他做虧本買賣,郭起森卻說‘小姑娘初來咋到,同事相互照顧是應該的,我怎能賺那錢’。
  三個多小時的採訪中,昌江縣總工會的大樓里,不時傳來抽泣聲。
  淚眼婆娑的會計王桂麗,每每提起“郭部長”三個字都忍不住失聲痛哭。她說,郭部長真的是好人,作為縣勞動仲裁的兼職調解員,2012年曆經數月的調查和解,幫助幾十位農民工討回197萬元的工資,“老天爺怎麼能帶走這樣的好人?聽到部長出事後,我幾天幾夜沒法閉眼睡覺”。
  “幾乎包攬了所有的苦活累活,抗風是最危險的事,可郭起森等人每年都主動請纓。”昌江黎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總工會主席葉華傑告訴記者,郭起森是位盡職盡責的好同志,颱風來臨之前(17日),他主動提出要進駐工會聯繫點烏烈鎮白石村,期間與同事、村幹部頂著狂風暴雨走村串巷,組織群眾轉移避險,到18日晚上協助群眾加固低處房屋108處,轉移安置群眾105人。
  百姓心中的“親人”
  關心群眾熟記全縣困難職工狀況
  其實,對於郭起森突然“離去”的消息,始終無法接受的還有昌江縣的廣大職工群眾。
  一說起郭起森,今年80多歲的全國勞模符之鳳的眼睛就紅了,她每年到縣總工會領慰問金,因為年紀大爬樓不方便,郭起森總是下到一樓扶她上去,這樣的習慣維持了十幾年。
  符之鳳一邊抹眼淚一邊說:“今天來到這裡,看不到他們,就象看不到我自己的孩子一樣,非常難過。平時總是對我噓寒問暖,我都沒法相信他出事了,1米89的高個子,怎麼會說沒就沒了。”
  “他為人隨和,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當官的還是百姓的,他都一視同仁,誰家有困難,他都會伸手相助。”昌江縣基層幹部謝培富眼含淚水,講述了又一段郭起森的感人故事。
  每年的春節,昌江縣總工會都會組織“春節送溫暖”的活動,郭起森作為保障部門的負責人,每年都加班到大年三十,走村串巷把物資送到職工群眾手裡。2013年春節,在慰問的過程中路過一些並非職工的孤寡老人的住所,郭起森都會進屋去看看,瞭解家庭狀況和老人的身體狀況,甚至從自己的口袋里掏錢給老人,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300元……可實際上,郭起森自己的工資非常微薄,因為是單位“經費自籌”人員,他每個月的工資僅有2000多元。
  面對每一位受訪者的淚眼,記者視線模糊,也似乎越來越明白郭起森在職工群眾心中的份量。
  張居南是一位摩的司機,可說起郭起森同樣泣不成聲,他說:“自己原是企業職工,因為國企改製失去工作,這幾年都是拉摩的謀生,有一回我在縣工會門口拉了一個客人,起先並不知道他是工會的幹部,可這位客人上車後主動跟我聊天,問我的家庭情況、收入狀況,當得知我是失業職工後,臨下車時,千叮萬囑要我去工會申請補助。”
  “全縣26萬人口,都知道工會有個部長叫郭起森。”昌江縣總工會的副主席符燕告訴記者,他是群眾心中的“親人”,全縣每一戶困難職工的家庭狀況都瞭如指掌,把工會的工作做到了滿分,公私分明,自己親戚家境貧寒,可每年的困難職工補貼,他總是優先考慮別人。
  親人眼中的“孝子”
  善待老人甘做家中頂梁柱
  今年51歲的郭起森生於1957年5月,從一名鄉村教師走上工會崗位後辛勞耕耘23年,最後竟以這樣的方式“走了”,來不及向親人、朋友告別,每個人悲痛難抑。
  23日,記者來到郭起森的家中,一棟破舊低矮的兩層小樓還是80年代父親所建,上下四間房,裡裡外外找不到一處翻新的痕跡,脫皮的牆面、掉色的窗戶、陳腐的傢具,如果不是牆上掛著的全家福照片,很難想象這樣的屋子裡住著老少5口人,一住就是30多年。
  郭起森走後,家裡似乎顯得更蒼老。小兒子郭軍君今年才10歲,當得知鄉親們去父親失事的地方“招魂”(當地的風俗),以為大人是去尋找父親,每天都在自家門口等待,時不時問母親:“媽媽,叔叔們不是去找爸爸了嗎?這麼多天了,爸爸怎麼還不回家。”
  在兩個孩子眼中,郭起森是位“嚴父”,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他都是悉心教導。令他欣慰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都很優異,尤其是在昌江一小讀四年級的小兒子,每個學期都獲獎狀,在全校成績名列前茅。
  大兒子郭軍威一直把父親的座右銘“要到最基層、到職工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放在心裡,畢業後選擇到昌江縣海尾鎮打顯村當“村官”,他哭著說,父親教導最多的是生活要獨立、處事要冷靜,一定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父親離開了,他希望能做一個讓父親驕傲的兒子。
  “家裡的頂梁柱倒了,我不知道以後的日子怎麼熬?”雙眼紅腫的妻子關業香悲傷了好多天,因為身患腦積水多次手術,家裡的重活都是郭起森在操持,他經常是下班後立馬回來做飯,把一家人照顧的無微不至。
  郭起森走後,家中92歲身患重病的老父親還一無所知,考慮到老人的身體狀況,所有人都善意地“封存”了這個事實。仍躺在醫院的郭父有些神志不清,這兩天卻經常念叨“起森”的名字,以往每天都會給他洗澡穿衣、端湯喂飯,甚至因為消化系統失禁用手摳大便……兒子對他的好,老人一定都記得。
  河水嗚咽,山城同悲。郭起森永遠地走了,卻像一顆“燦星”聚集了萬千目光,出殯那天被數萬群眾揮淚相送,送行的老百姓都說:“郭起森一直都在,只是老天爺把他帶到天堂去做好事了。”
  面對前來慰問的工會領導,郭起森的妻子關業香忍不住痛哭起來(南海網記者劉麗萍攝)
  郭起森10歲的小兒子深受父親影響,學習成績優異,從學校拿回的獎狀厚厚一疊(南海網記者劉麗萍攝)
  郭起森辛勞了一輩子,總是把錢給素不相識的困難群眾,卻一輩子住在這棟80年底建的破舊房子里(南海網記者劉麗萍攝)
  這是記者在郭起森家裡看到的僅存的兩張全家福(南海網記者劉麗萍攝)
   (南海網海口7月24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麗萍報道)  (原標題:海南抗風救災英雄林維勇:百姓心中的好公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01bezfx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